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云端革命:全球ICT生态链下的中国突围》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17年06月14日 16:39     类别:图情天地   总浏览:4761

作者:陈运红   分类:经济理论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关键字: ICT产业  通信产业  投资  信息产业

   

   融合是全球信息产业和通信产业的大趋势,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机遇。

   本书从“云、管、端”的整体架构理解ICT产业,提出了“云、管、端”的杠杆效应,云和端是杠杆的两端,管道是支点,云的低成本处理能力和管道无所不在的支撑能力将共同撬起各类端的数万亿美元级的市场空间;并通过信息产业垂直整合的生态结构与自然界生物竞争能量输送结构的对比,重点分析了ICT产业的技术趋势、市场前景和竞争格局,在业内首度提出了全球ICT生态链的金字塔原理和产业投资地图。
   
   扩展阅读:
   华为云战略 借助云计算进行ICT转型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华为的业务从语音时代向数据时代转变,ICT的融合在加深,因此华为公司整体的战略上也在做进一步调整,从单纯的CT产业向整个ICT产业扩展,简单概括为云计算、网络和终端,即聚焦ICT产业,提供“云管端”整体方案。华为云计算战略包括三个方面:构建云计算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效率提升和节。能环保;推动业务与应用云化,促进各个行业应用向云计算迁移;开放合作,构筑共赢生态链。 
   具体的,华为云计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布局分成两大块: 
   第一,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基础架构的平台解决方案,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平台软件、工程设计以及基础设施”等,构建具备“分布式、网络化、智能管控、开放性”的云平台。

   第二,云应用解决方案:包括电信业务云化方案和行业应用云化方案,华为提供的电信业务云化方案独具特色,包括业务云(如短信、彩信、139互联、Mobile Market、IPTV等等)、支撑云(如网管系统、OSS系统、BSS系统)、IDC云(如网络存储、Web Hosting、虚拟数据中心等)、桌面云(如虚拟办公桌面、虚拟呼叫中心桌面等);而行业的业务系统的云化,则是华为联合其他企业共同提供的。 


(摘自《环球科技网站》2012年09月20日)


   我们ICT厂商竞争优势还处于低端
   国金证券行业研究员陈运红做客《交易实况》,为大家解析“云端革命”:
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首批出口商,也是计算机的出口商,包括电子机,包括通信设备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但是真正的高端制造仍然被思科、IBM国外厂商垄断。我们行业投资价值从低到高排序来看,电信设备也就是通讯设备这个行业的投资价格是最低的,其次是运营商,后面是各类的IT芯片,云计算的服务提供商,终端设备商,技术软件与商业软件,后面是手机芯片和互联网公司。而中国目前所有的竞争优势基本上在电信设备的领域。所以其实我们整个的ICT厂商的竞争优势还是处在整个生态链里面比较低端的位置。

   中国整个的信息产业,整个的价值链急需要提升,其实我们这本《云端革命》最大的特点讲的是融合,是一个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传统工业和信息化改造的一个机会,中长期机会。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新的技术去融合去集成传统产业去升级和改造,包括带来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和新兴的产业,所以我们的产业就是融合创新,集成创新,而不是原始的创新。


(摘自《网易新闻网站》2012年09月05日)


   中国电信靳东滨:智慧城市与ICT服务转型
   中国电信副总工程师靳东滨在ICT中国2012高层论坛上表示,应该从更广的视角看ICT的发展和转型,智慧城市是当前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我今天要讲三个方面,第一是有关智慧城市的讨论,第二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和促进ICT的转型,第三方面是智慧应用实施建议。
   第一个,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趋势。全球化进程急剧加快,全球人口一半以上生活在城市,到2025年前,新增8个千万级人口的城市,到2050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将从当前的33亿增长到64亿。第二,城市化进程带来很多问题,大城市的资源紧缺,污染、交通堵塞等等,卫生和教育,都面临一些压力。第三个,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城市可以更加智慧,包括云计算、物联网、3G、4G对城市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现在列入了智慧城市计划的城市大概有138个之多。城市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建设重点,这对于我们ICT行业也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就是没有一个可以完全一样的拷贝模式,比如说在台湾,通过泛在的高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新加坡是从无缝政府到智慧国家全民参与的意识;韩国首尔提出来智慧城市建设要全力支持首尔的清洁以及充满魅力的国际大都市发展战略;香港就是政府以身作则,鼓励全面参与,结合香港的特点推进信息化持续发展。
   第二个问题,城市是一个有机的大生态系统,智慧城市是其中一个方面。大家对智慧城市理解不一样,我认为应该先从一个大系统去理解智慧,不能片面的把智慧城市就认为是代替一个城市的运行和管理。一个城市它是大生态系统,包括城市的运营和服务,在这个系统中,有政府,也有行业和公众,行业和公众是城市运转的参与者。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作为ICT产业要关注的是城市的运营服务这个方面,大概有这么四个方面,一个是城市的社会服务这一部分内容,第二个是城市经济方面,第三个是公共服务管理,第四个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运营商在内的ICT行业都是在自己不同的领域寻求发展,运营商更多的是在这个部分,通信基础设施上。
   第三个,智慧城市的核心应该是集成和数据管理。当前智慧城市的关键任务就是系统整合、数据集中和流程再造。要想达到这三句话,我觉得有这么几件事要做,第一个就是统一规划,要求注重首席信息官的核心位置,对信息化核心系统进行顶层设计,促成各种独立IT系统分散数据库的协同工作。第二个就是系统整合,第三个是数据要集中,第四个是流程再造。整合和数据集中,我们大家都知道,但是我觉得我们在智慧城市中一定要关注流程再造。流程再造应该是和智慧城市信息化的过程有机结合,这个恰恰是我们在整体设计中最缺的一环。

   第四个,国内外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总结的共性和特性问题。共性就是数字化向智能化演进是城市信息化总体发展趋势。第二,围绕战略总体目标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就的关键。第三,网络、终端、数据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不可跨越。第四以城市为视角的基础设施的完备是突破口,第五围绕政府关切、公众关心的核心诉求是发展的动力。


(摘自《搜狐IT》2012年09月19日)


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