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中国蝉联美最大留学生源国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17年06月13日 16:39 类别:教育类 总浏览:3540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12月13日发布的《2011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有望达到35万人。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0年,中国每年出国留学人数分别是17.98万,22.93万和28.47万,同比增长比例依次为24.43%,27.53%,24.16%。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28.47万,按24%的最低增速推算,2011年出国留学人数将逼近35万。
报告称,截至2011年10月26日,中国共有419家正规合法留学中介机构,由教育部通过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进行监管。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对12家知名留学中介机构的调查,这12家机构2011年的业务增长多数超过30%。据此判断,巨大的留学人数将继续拉动留学经济,按今年30万留学人数的保守估计,将撬动约600亿人民币的留学市场。
留学低龄化趋势显现
宽松的签证政策催动留学,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相关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留学经济,许多大学经费不足,积极增加留学生份额;低龄化发展迅速。2011年报考托福的考生中,18岁以下的考生比例增长一倍多。从留学意向上看,目前最受欢迎的留学国家排名靠前的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新加坡等。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最新发布的年度《门户开放报告》,中国继去年首度超越印度,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源国后,今年赴美人数依然以两位数增幅增长,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达到15.7万。这也意味着在美国的国际学生中,中国学生所占比例已超两成。
根据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热门留学国家的数据显示,留学群体的扩张与持续低龄化趋势相关。美国IIE的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仍以研究生阶段为主,占中国留美总人数的48%,但赴美攻读本科人数的增长速度,已大大快于研究生,这是中国赴美留学低龄化的趋势体现。
过去一年以欧债危机为主的“动荡”局势,让欧美国家越发重视国际教育的经济提振作用。2010年国际学生为美国带来将近213亿美元的收益,教育成为美国服务业出口的支柱产业。其中,中国学生功不可没。12月14日,美国大使馆新闻处“新闻公告”的标题就是:“在中国留学生的强劲增长带动下,美国国际学生入学数在2011年增长了5%”。
业内预计,2012年,各国留学政策还将进一步“优化”,留学人群还有上升空间。12月14日,澳大利亚领事馆方面透露,继今年将学生签证等级下调,降低部分申请人的经济担保金要求后,今年还将把“留学生毕业后工作签证”(PSW)放宽到2~4年,相关细则目前已经在落实阶段。
专业选择出现“分流”
与扩张的人群相应,中国学生的专业选择明显“分流”。12月14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领馆官员纷纷提到,尽管“商科”依然是中国学生的“心头好”,但在它之外,学生和家长开始根据个人兴趣、特长、留学国家的优势等,选择其他留学专业。
美国大使馆新闻文化处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最受国际学生欢迎的研究领域除商务管理(即俗称的“商科”),还有工程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自然与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实用艺术等。“尽管商科的选择比例依然最高,但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学生选择其他专业的比例正在逐渐上升,并有赶超商科的态势。”
而根据英国官方的最新数据,今年的“留英海归”回到中国后,入职时间在缩短,75%的学生平均回国三个月内就可找到工作,行业涉及计算机、广告创意、工程制造业等等。这个良好的就业形势被视为近年来多元化专业选择的“收获”。
报告称,截至2011年10月26日,中国共有419家正规合法留学中介机构,由教育部通过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进行监管。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对12家知名留学中介机构的调查,这12家机构2011年的业务增长多数超过30%。据此判断,巨大的留学人数将继续拉动留学经济,按今年30万留学人数的保守估计,将撬动约600亿人民币的留学市场。
留学低龄化趋势显现
宽松的签证政策催动留学,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相关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留学经济,许多大学经费不足,积极增加留学生份额;低龄化发展迅速。2011年报考托福的考生中,18岁以下的考生比例增长一倍多。从留学意向上看,目前最受欢迎的留学国家排名靠前的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新加坡等。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最新发布的年度《门户开放报告》,中国继去年首度超越印度,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源国后,今年赴美人数依然以两位数增幅增长,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达到15.7万。这也意味着在美国的国际学生中,中国学生所占比例已超两成。
根据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热门留学国家的数据显示,留学群体的扩张与持续低龄化趋势相关。美国IIE的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仍以研究生阶段为主,占中国留美总人数的48%,但赴美攻读本科人数的增长速度,已大大快于研究生,这是中国赴美留学低龄化的趋势体现。
过去一年以欧债危机为主的“动荡”局势,让欧美国家越发重视国际教育的经济提振作用。2010年国际学生为美国带来将近213亿美元的收益,教育成为美国服务业出口的支柱产业。其中,中国学生功不可没。12月14日,美国大使馆新闻处“新闻公告”的标题就是:“在中国留学生的强劲增长带动下,美国国际学生入学数在2011年增长了5%”。
业内预计,2012年,各国留学政策还将进一步“优化”,留学人群还有上升空间。12月14日,澳大利亚领事馆方面透露,继今年将学生签证等级下调,降低部分申请人的经济担保金要求后,今年还将把“留学生毕业后工作签证”(PSW)放宽到2~4年,相关细则目前已经在落实阶段。
专业选择出现“分流”
与扩张的人群相应,中国学生的专业选择明显“分流”。12月14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领馆官员纷纷提到,尽管“商科”依然是中国学生的“心头好”,但在它之外,学生和家长开始根据个人兴趣、特长、留学国家的优势等,选择其他留学专业。
美国大使馆新闻文化处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最受国际学生欢迎的研究领域除商务管理(即俗称的“商科”),还有工程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自然与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实用艺术等。“尽管商科的选择比例依然最高,但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学生选择其他专业的比例正在逐渐上升,并有赶超商科的态势。”
而根据英国官方的最新数据,今年的“留英海归”回到中国后,入职时间在缩短,75%的学生平均回国三个月内就可找到工作,行业涉及计算机、广告创意、工程制造业等等。这个良好的就业形势被视为近年来多元化专业选择的“收获”。
留学家庭在专业选择方面的理性回归,也促使不少国家开始研究特色专业的“科普”工作。近年来已有不少中国学生开始注意到工程、创意、环境、农业等的特色专业,但他们遇到的问题是,由于此前国内选择的人较少,有些专业实属冷门,介绍资料较少。
(摘自《文汇报》2011年12月15日)
最新文章 TOP10
热门文章 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