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复旦大学出台新规 规范本科毕业论文中AI工具的使用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25年01月06日 16:07 类别:教育类 总浏览:324
近日,复旦大学发布了《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旨在明确和规范在本科毕业论文中AI工具的使用范围与原则。
《规定》中所提及的AI工具涵盖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和人工智能辅助工具两大类。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的前提下,且AI工具的使用不影响对学生创新等能力的考察时,学生可以在特定范围内使用这些工具,包括文献检索与整理、二次创作图表类型推荐与辅助制图、非创新性方法的AI工具辅助以及参考文献格式整理等。
然而,《规定》也明确列出了禁止使用AI工具的范围。具体包括:禁止在研究方案设计、创新性方法设计、算法(模型)框架搭建、毕业论文结构设计、研究选题、研究意义及创新性总结、研究假设提出、数据分析、结果分析与讨论以及结论总结等关键环节使用AI工具;禁止生成或改动原始数据、原创性或实验性的结果图片、图像和插图;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正文文本、致谢或其他组成部分;禁止进行语言润色和翻译;禁止答辩委员和评审专家使用AI工具进行评审;对于涉及保密内容的毕业论文,禁止使用任何AI工具,并禁止上传数据和图片到AI平台。
此外,《规定》还强调,在使用AI工具时,学生必须在本科毕业论文承诺书中明确披露所使用的AI工具名称和版本号、使用时间、具体用途、AI工具生成的内容或提供的建议以及AI工具在论文中的具体使用部分。同时,学生还需保留AI工具处理之前的相关重要材料,以备指导老师或评审专家对使用AI工具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质询。
此前,中国传媒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也出台了大学生用AI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规范。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发布的规范使用人工智能管理通知规定,涉及事实和观点引证的辅助生成内容,须明确说明其生成过程,并同时在毕业论文(设计)相应位置具体标注,确保真实准确和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天津科技大学发布的有关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检测的通知也明确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时,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避免过度依赖智能生成内容,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独立性和原创性。
(摘自《人民邮电报》2024年12月5日)
《规定》中所提及的AI工具涵盖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和人工智能辅助工具两大类。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的前提下,且AI工具的使用不影响对学生创新等能力的考察时,学生可以在特定范围内使用这些工具,包括文献检索与整理、二次创作图表类型推荐与辅助制图、非创新性方法的AI工具辅助以及参考文献格式整理等。
然而,《规定》也明确列出了禁止使用AI工具的范围。具体包括:禁止在研究方案设计、创新性方法设计、算法(模型)框架搭建、毕业论文结构设计、研究选题、研究意义及创新性总结、研究假设提出、数据分析、结果分析与讨论以及结论总结等关键环节使用AI工具;禁止生成或改动原始数据、原创性或实验性的结果图片、图像和插图;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正文文本、致谢或其他组成部分;禁止进行语言润色和翻译;禁止答辩委员和评审专家使用AI工具进行评审;对于涉及保密内容的毕业论文,禁止使用任何AI工具,并禁止上传数据和图片到AI平台。
此外,《规定》还强调,在使用AI工具时,学生必须在本科毕业论文承诺书中明确披露所使用的AI工具名称和版本号、使用时间、具体用途、AI工具生成的内容或提供的建议以及AI工具在论文中的具体使用部分。同时,学生还需保留AI工具处理之前的相关重要材料,以备指导老师或评审专家对使用AI工具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质询。
此前,中国传媒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也出台了大学生用AI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规范。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发布的规范使用人工智能管理通知规定,涉及事实和观点引证的辅助生成内容,须明确说明其生成过程,并同时在毕业论文(设计)相应位置具体标注,确保真实准确和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天津科技大学发布的有关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检测的通知也明确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时,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避免过度依赖智能生成内容,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独立性和原创性。
(摘自《人民邮电报》2024年12月5日)
最新文章 TOP10
热门文章 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