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喜获“一丹教育发展奖”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22年10月20日 16:05     类别:教育类   总浏览:3408

9月29日,全球教育奖项“一丹奖”揭晓2022年得奖者。新教育实验发起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朱永新荣获2022年“一丹教育发展奖”。

今年,全球共有两人获得“一丹奖”,另外一个奖项“一丹教育研究奖”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荣休教授、“学习政策研究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琳达达林哈蒙德博士获得。奖项旨在表彰两位得奖者在推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帮助学生充分实现学习潜力方面的贡献。
朱永新,现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有深入研究。新教育实验是由朱永新教授于2000年发起的一项旨在“让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教育改革行动。新教育实验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等十大行动为途径,在过去二十年多年里从“民间教育实验”发展为颇具影响力的中国教育改革项目,吸纳了全国8300多所学校的50多万名教师、800多万名学生参与其中,其中超过半数来自偏远地区。2018年,新教育实验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新教育实验以教师专业发展为逻辑起点,不断优化教师研究、教学方法,极大提高了教师及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沟通能力。以“十大行动”为体系的教育措施逐渐改变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显著改善。
新教育实验的“教师成长模式”有效解决了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其提供的阅读书目、线上资源平台等鼓励教师静思吸纳、专业阅读与写作、梳理表达和分享,将前沿学术研究带给一线教育工作者,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鼓励教师间的交流合作,让教师自身价值得到体现。世界各地的教育家都可以从新教育实验的教师激励模式中得到启发。
新教育实验通过与学生所在社区的积极互动,营造了更积极的家庭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培养他们成为宽容、乐于合作的公民。“书香校园”中的图书馆提供课余及校内外学习资源,鼓励师生共写随笔、亲子共享阅读等创新的教学方式。“学习幸福工具包”以阅读和合作为基础,积极动员学生、教师和家长。

 “一丹奖”表彰最具创新的教育理念

“一丹奖”是具有包容性的全球教育奖,每年颁发两个奖项:一丹教育研究奖和一丹教育发展奖,授予对教育贡献卓著的个人或团队三位主要代表。“一丹奖”由25 亿港元(约3.2亿美元)的独立慈善信托运作及管理,得奖者将获颁一枚纯金奖牌及3000万港元奖励(约390万美元),其中一半为奖金,另一半为支持教育研究或项目的资金。“一丹奖”旨在以教育提升人类福祉,正如“一丹奖”评审委员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博士所说:“‘一丹奖’表彰最具创新的教育理念,推广行之有效的教育创新,让世界更多人从中受益”。
“一丹教育发展奖”评审小组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应用资讯科技研究院理事多萝西·戈登 (Dorothy K. Gordon)表示:“朱永新教授致力于解决世界各地教育工作者在提高教育公平性和包容性时面临的一些最棘手的挑战。朱教授的工作以提高阅读、写作和交流为基础,旨在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教师的专业发展方法。更重要的是,他提醒了我们:学习也可以充满快乐。”

(摘自《扬子晚报》2022年9月29日)

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