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马拉拉:我相信一本书的力量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17年06月20日 11:24     类别:图情天地   总浏览:4723

   《我是马拉拉》
   作者:[巴基斯坦]马拉拉·优素福扎伊
   [英]克里斯蒂娜·拉姆
   译者: 翁雅如 朱浩一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我是马拉拉》不同于一般的畅销书,它凭借真实、震撼、感人的故事吸引了读者。“我相信一支笔、一本书的力量,比机关枪和坦克车还要大。”17岁的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说。她要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呼声去年就很高,因为她的勇气早已赢得全世界赞赏。2012年10月的一天,一名塔利班战士跳上一辆校车高叫“谁是马拉拉?”,然后对着她的脑袋开了三枪。

   马拉拉为什么会成为恐怖分子的目标?在这本自传中,马拉拉讲述了那个命悬一线的时刻及来龙去脉。书由她与英国籍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英国《卫报》称“仇恨散播者及阴谋论恐怖分子都应该好好读读”。本书中文版译者之一的翁雅如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此书呈现了马拉拉的生活与心路历程,也穿插介绍了巴基斯坦的复杂局面,生动而深刻。
   “我只是想读书”
   马拉拉1997年出生,幼时读了很多书,包括霍金的《时间简史》,到10岁时她成为父亲学校里大受欢迎的优秀学生,是远近闻名的“女孩成功受教育”的范例。
   她们学校所在的斯瓦特山谷地区,却很抵制这种女孩受教育的范例,强硬派圣战者清扫山岭,恐吓村庄。
   尽管受到威胁恫吓,马拉拉一家人从未退缩。在上学路上,马拉拉把书本藏到披巾下面,她继续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最终由父亲帮助写演讲稿公开呼吁受教育权。
   2008年,11岁的马拉拉开始以匿名的方式,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乌尔都语频道撰写博客,介绍她和朋友们在塔利班政权下的生活。她反对塔利班组织剥夺女性受教权,赢得了巴基斯坦第一届全国青年和平奖。
    
(摘自《长江日报》2014年10月28日)
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