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疫情期间高校图书馆外借服务的创新举措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20年06月29日 10:56 类别:图情天地 总浏览:5204
疫情对高校图书馆而言也是一次大考。为了解高校图书馆在疫情防控中的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在2月26日发布了《关于调研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图书馆开展服务情况的通知》,要求既要调研总体防控情况,又要重点了解在精准施策、创新服务方面的突出举措;既要调研疫情防控初、中期的情况,也要了解疫情后期为开学开馆所制定预案的情况。很快收到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图工委报送的本地高校图书馆在疫情防控中开展服务情况的报告。
为确保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根据上级有关精神,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最大限度保障读者和馆员健康,各高校图书馆均于1月下旬起暂停开放楼内服务。根据有关要求和疫情发展形势,图书馆统一作出延期开馆、延长图书借期、减免逾期使用费的决定,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多渠道发布读者公告,免除师生后顾之忧。此外,部分高校图书馆创新思路,调整外借服务方式,为读者推出“免接触”借还书服务。
病毒无情,图书传情——新创校内师生送书到楼服务
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判疫情防控形势,结合读者需求与图书馆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服务方式,创新推出“送书到楼”服务。图书馆属于人员聚集场所,疫情期间不能对外开放,为了满足师生借书的需求,经过反复讨论,经学校批准,在原有“送书上门”的基础上开发并优化系统平台,制订与部署周密的服务方案及安全交接措施,早在1月底图书馆即成立了送书到楼服务小组,馆领导和党委委员带头送书,各部门积极配合,线上服务组第一时间根据需求完善更新流程,并及时优化系统各项功能,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从2月3日起,至3月20日,图书馆上下齐心协力,雨雪无阻,累计完成线下送书773单,服务师生302人,送书2840种、3069册,共有464人次馆员老师报名送书志愿服务,其中党员383人次。有个读者一次借阅60册书,馆员拖着拉杆箱给读者送书。贴心周到的服务如同“雪中送炭”,送出了“用户导向,服务至上”的先进理念和“崇高、忠诚、亲切、满意、包容、高善”的价值追求,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
2 提前预约,定点取书——无接触提供借书服务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采取委托借阅方式为读者提供借还书服务,根据读者预约信息,提前找出图书,并按序分堆码放。读者到馆后,核验读者信息,引导读者到指定区域获取所借图书,并提供借还书服务。
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也推出“预约借书”服务,由学生在线提交借阅申请,馆员将读者所需图书查找后放在指定地点,学生自行取书,为了保证读者健康,图书馆书库内安装了紫外线消毒灯,图书在借出之前,经过消毒,更加安全[16]。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启动特殊程序,在充分遵守国家相关防疫规定的前提下,提供线下纸质图书借阅服务预案。读者填写线下借阅图书申请表,并将申请表发送至指定邮箱。图书馆根据读者申请,每周二上午由工作人员到书库找书并放在指定地点,书上标注读者姓名,并电话通知读者。从读者发邮件时间起一周内的周二下午14:30—16:00,读者凭一卡通在门岗处取书即可。疫情期间借出的图书延期至疫情结束后再归还。工作期间,要求工作人员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并对使用的自助借还机及其所在空间、工作电脑等进行定期消毒。
3 足不出户,网上借购——多馆实现送书上门云服务
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面向全校师生推出“您选书,图书馆买单”的“足不出户,图书网上借购服务”,通过借购和快递到家的方式,充分满足广大师生在疫情期间对图书和教材的急迫需求。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及时调整服务方式,确保基础服务不停摆。在疫情稳定之后快递业务恢复的第一时间,图书馆及时开放“芸悦”读借购服务,确保师生足不出户读新书。
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2月18日经过与新华书店的反复沟通,恢复“云借购”读者荐购服务,实现送书上门云服务。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图书馆积极探索线下阅读渠道的开辟,利用“芸台购”借购平台恢复快递服务的契机,与服务商进行了沟通协商,在疫情结束前保证读者线下借购服务的畅通,并延长归还日期,使读者能够顺利拿到纸质图书,最大程度地扩展了线下纸质图书阅读服务。
(摘自《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年第2期)
为确保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根据上级有关精神,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最大限度保障读者和馆员健康,各高校图书馆均于1月下旬起暂停开放楼内服务。根据有关要求和疫情发展形势,图书馆统一作出延期开馆、延长图书借期、减免逾期使用费的决定,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多渠道发布读者公告,免除师生后顾之忧。此外,部分高校图书馆创新思路,调整外借服务方式,为读者推出“免接触”借还书服务。
病毒无情,图书传情——新创校内师生送书到楼服务
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判疫情防控形势,结合读者需求与图书馆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服务方式,创新推出“送书到楼”服务。图书馆属于人员聚集场所,疫情期间不能对外开放,为了满足师生借书的需求,经过反复讨论,经学校批准,在原有“送书上门”的基础上开发并优化系统平台,制订与部署周密的服务方案及安全交接措施,早在1月底图书馆即成立了送书到楼服务小组,馆领导和党委委员带头送书,各部门积极配合,线上服务组第一时间根据需求完善更新流程,并及时优化系统各项功能,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从2月3日起,至3月20日,图书馆上下齐心协力,雨雪无阻,累计完成线下送书773单,服务师生302人,送书2840种、3069册,共有464人次馆员老师报名送书志愿服务,其中党员383人次。有个读者一次借阅60册书,馆员拖着拉杆箱给读者送书。贴心周到的服务如同“雪中送炭”,送出了“用户导向,服务至上”的先进理念和“崇高、忠诚、亲切、满意、包容、高善”的价值追求,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
2 提前预约,定点取书——无接触提供借书服务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采取委托借阅方式为读者提供借还书服务,根据读者预约信息,提前找出图书,并按序分堆码放。读者到馆后,核验读者信息,引导读者到指定区域获取所借图书,并提供借还书服务。
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也推出“预约借书”服务,由学生在线提交借阅申请,馆员将读者所需图书查找后放在指定地点,学生自行取书,为了保证读者健康,图书馆书库内安装了紫外线消毒灯,图书在借出之前,经过消毒,更加安全[16]。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启动特殊程序,在充分遵守国家相关防疫规定的前提下,提供线下纸质图书借阅服务预案。读者填写线下借阅图书申请表,并将申请表发送至指定邮箱。图书馆根据读者申请,每周二上午由工作人员到书库找书并放在指定地点,书上标注读者姓名,并电话通知读者。从读者发邮件时间起一周内的周二下午14:30—16:00,读者凭一卡通在门岗处取书即可。疫情期间借出的图书延期至疫情结束后再归还。工作期间,要求工作人员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并对使用的自助借还机及其所在空间、工作电脑等进行定期消毒。
3 足不出户,网上借购——多馆实现送书上门云服务
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面向全校师生推出“您选书,图书馆买单”的“足不出户,图书网上借购服务”,通过借购和快递到家的方式,充分满足广大师生在疫情期间对图书和教材的急迫需求。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及时调整服务方式,确保基础服务不停摆。在疫情稳定之后快递业务恢复的第一时间,图书馆及时开放“芸悦”读借购服务,确保师生足不出户读新书。
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2月18日经过与新华书店的反复沟通,恢复“云借购”读者荐购服务,实现送书上门云服务。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图书馆积极探索线下阅读渠道的开辟,利用“芸台购”借购平台恢复快递服务的契机,与服务商进行了沟通协商,在疫情结束前保证读者线下借购服务的畅通,并延长归还日期,使读者能够顺利拿到纸质图书,最大程度地扩展了线下纸质图书阅读服务。
(摘自《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年第2期)
最新文章 TOP10
热门文章 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