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信息文萃》是一本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于2000年创刊,每年出版16期,由财经、高教和读书思考三个栏目组成,每期共8个版面,包括教育类4版,财经类3版,读书思考1版。至今已出版261期。《信息文萃》精心选摘与主题相关的时事要闻、经典评论,将初步筛选的信息编辑整理,《信息文萃》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紧跟时代脉搏,关注时势热点,求真务实,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如何看待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快速贬值?

摘录: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     更新日期:2022年10月20日 15:54     类别:财经类   总浏览:3712

近期市场对人民币跌破7的预期明显增强,到底如何看待4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快速贬值?
汇率变动受多重因素影响
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的买卖价格,如同任何可交易财富价格变动既受到财富价值一般水平的基础影响,又受到财富供求关系变化影响,特别是短期波动更多地受到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一样,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既受到货币本身购买力(币值)变动及其相互比较变化的基础影响,又受到不同货币供求关系变化的深刻影响。而货币供求关系的变化,又会受到不同货币投资收益特别是利率调整带来的收益率变化以及货币兑换受控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利率调整又会受到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变化预期的影响等等。可见,汇率变动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推动美元成为国际中心货币,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也就成为对其他国家货币汇率的基础,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存在重要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已经深深融入全球化发展大潮之中,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最大货物进出口贸易国,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也同样受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货币政策、利率走势等,都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快速贬值的原因
2021年随着新冠疫情放缓,美国逐步放开因疫情实施的管控,其经济增长开始恢复,通货膨胀率开始上升。5月美国CPI同比增长达到5.0%,之后维持5%以上至9月的新高5.4%。这一阶段由于上年基数太低,CPI两年平均增长最高只是3.3%,所以美联储认为通货膨胀率并未超过长期政策目标,而且通胀高企应该是暂时性因素影响,不能急于调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到10月CPI同比大幅攀升6.2%,11月进一步上升到6.8%,且仍呈现出较强通胀压力后,美联储11月宣布收缩量化宽松力度,缩减每月购债规模。12月进一步加大收缩力度,预计到2022年3月完全停止购债。这一过程中,美国CPI继续快速攀升,2022年3月份同比增长8.5%,远超预期,这迫使美联储开始加息,3月按照一般水平加息25个基点。4月份美国CPI同比上升8.3%,但5月份再次拉升至8.6%,且上涨压力依然很大,美联储随即决定加息50个基点。在6月份CPI同比上升9.1%的情况下,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7月CPI尽管有所回落,但同比仍高达8.5%,考虑到下一个加息期在9月份,所以,美联储决定7月再次加息75个基点,4次累计加息225个基点,力度非常大。8月底美联储主席在全球央行年会上明确,疫情引发的美国经济衰退,是有记载以来持续时间最短但最深的衰退。疫情缓和后经济的迅速重启导致通货膨胀的急剧上升,截止2022年7月的12个月,美国PCE以及核心PCE通胀率分别为4.2%和3.6%,远远高于美联储2%的长期通胀目标。通胀高于目标的时间越长,风险越大,美联储坚决致力于降低通胀。这打破了有些人对美联储可能降低加息幅度的预期。近期诸多因素,特别是欧洲央行在当地时间9月8日出人意料地宣布加息75个基点后,人们更多地倾向于,美联储9月将继续加息75个基点。
与美国不同的是,2021年以来中国经济同比增速逐季快速下降:一季度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4.0%。当然,全年增长8.1%,在主要经济体中依然是非常出色的。在2021年经济增速下行过程中,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却表现出色。2021年1-12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60514.9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出口为33639.6亿美元,同比增长29.9%;进口为26875.3亿美元,同比增长30.1%,贸易差额为6764.3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以及贸易顺差的扩大,有力地支持了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
但2022年经济在一季度同比增长4.8%,环比有所提升之后,二季度由于新冠疫情再次带来深刻影响,加之美国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的技术封锁,经济增长大幅下滑,同比仅为0.4%。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进出口贸易增速也大幅下滑,2022年1-6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0,7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出口17,323亿美元,增长14.2%;进口13,468亿美元,增长5.7%;贸易顺差3,854亿美元。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4.19万亿美元,增长9.5%。其中,出口2.38万亿美元,增长13.5%;进口1.81万亿美元,增长4.6%。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5504.5亿美元,增长4.1%。其中,出口3149.2亿美元,增长7.1%;进口2355.3亿美元,增长0.3%。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仅1.8%。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9%,依然非常低迷。7月开始,大量房地产开发商爆发流动性或债务危机,住房按揭出现较大规模断供停贷;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和开支压力巨大,普遍开始对公务员降薪;社会就业,特别是16-24岁年轻人就业面临更大压力。这对经济社会维稳提出更大挑战,也成为4月份以来人民币快速贬值的重要影响因素,促使国家加大宏观政策扶持力度。其中,1月份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下调10个基点,随后贷款基础利率(LPR)1年期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下调5个基点。5月份在MLF保持不变情况下,5年期LPR下调15个基点。8月份1年期MLF下调10个基点,随后1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5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另外,自4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利率25个基点。这种情况下,10期中国国债收益率在2021年末2.775%的水平上继续下行,到2022年9月9日为2.63%。相反,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2021年末1.54%的水平上,到2022年6月13日一度达到3.43%,7月底下滑到2.67%,到9月6日反弹至3.33%。这使中国两国国债收益率出现较大幅度的倒挂。在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纷纷进入加息通道时,中国反而进入降息通道,这也成为近期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的主要影响因素。
为抑制人民币过快贬值,4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从9%下调至8%。9月5日人民银行再次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从8%下调至6%。以此向金融机构释放外汇流动性,扩大市场外汇供应,以期抑制人民币过快贬值。
从近期人民币快速贬值的影响因素看,接下来人民币贬值压力依然很大,年内对美元汇率跌破7是完全可能的,也应该是可以容忍的。
(摘自《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2022年9月15日)

include-->